吃奶呻吟打开双腿做受在线视频_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_欧美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五月_亚洲男同志网站

最新公告
從怎么看到怎么辦 ——陜西經濟上半年回眸下半年展望
發布日期:2016-07-29   點擊量:843   作者:   來源:
字號:

    本報記者 程靖峰 


    中流擊楫,奮勇向前。“十三五”開局之年過半,陜西交出了自己的“半年成績單”——GDP增長7.2%,清晰地描摹出陜西追趕超越的現實方位。 
    回首陜西經濟上半年,圍繞頂層設計,堅持問題導向,注重綜合平衡是發展的三個維度:改革的力度之大、節奏之快,出臺的舉措數量之多前所未有;產業發展從工業偏重、從資源依賴、從速度情結中解脫出來;新的增長點正在加快孕育,新的增長動力正在加快形成;堅持拿出新增財力和財政支出的80%用于民生,曾經的“短板”,正在形成新的發展導向…… 
    經濟轉型,陜西正處在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要使“五個扎實”轉變成陜西發展的生動實踐,全省上下需要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發展勢頭,倍加珍惜風清氣正的良好局面,直面經濟下行壓力和嚴峻的穩增長形勢,敢于擔當謀全局,埋頭苦干不張揚,譜寫追趕超越新篇章。 

    1.圍繞頂層設計:落實中央部署自主探索創新 
    2016年是各領域改革向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陜西堅持把貫徹中央部署和自主探索創新相結合,緊緊圍繞頂層設計這一核心,牢牢掌握駕馭全局的主動權。圍繞供給側改革,陜西加速體制機制創新,重點做好“抓結構性改革,抓重大工程項目,抓產業開放升級,激發市場活力,激發創新活力”五項工作,持續釋放改革紅利。 
    按照《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2016年工作要點》的部署,陜西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全面深化改革,經濟生態領域各項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效。隨著一系列管根本、管全局、管長遠的頂層設計謀劃到位,陜西改革的時間表、路線圖清晰展現,誰來改、怎么改、改什么,關鍵問題有了明確答案。 
    眉縣至隴縣天然氣長輸管線工程是我省“氣化陜西”二期規劃的重點工程,按照以往慣例,省級項目核準手續復雜、周期較長。而實際上,該項目僅用了不到一個月時間。原來,寶雞市發改委積極爭取該項目審批權委托至市上,通過簡政放權為項目手續辦理提供便利。該項目的工作人員李偉明高興地告訴記者:“這樣的效率在公司長輸管線項目核準中屬于‘高鐵速度’!” 
    權力做“減法”換來了群眾滿意的“加法”,審批瘦身帶來的“高鐵速度”是陜西深化“放管服”改革取得的實效。今年省政府圍繞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在深化簡政放權上持續用力,再取消、下放、調整一批“含金量”高的審批事項;在強化監管措施上積極創新,加快理順市場監管體制,使市場和社會活而有序;在提升服務質量上謀求突破,切實為項目建設、創業創新、群眾和企業提供高效服務。 
    運籌帷幄方能決勝千里。今年我省出臺了《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意見》,強調要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工作主線,堅持需求供給兩端發力,在全力打好“三去一降一補”攻堅戰的同時,培育發展新動能,推動經濟提質增效升級。意見提出了我省落實五大任務的具體措施,并明確到2018年,全省鋼鐵、煤炭、水泥產能將分別控制在1000萬噸、6.5億噸、8400萬噸以內,商品房庫存規模較2015年減少13%左右。 
    國資國企改革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起著基礎性和帶動性作用。省政府先后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實施意見》、《關于改革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實施意見》,使國資國企改革保持正確方向。省國資委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面實施國有企業分類考核。選定在10戶企業開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試點、4戶企業開展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試點。 
    在財稅體制改革方面,陜西全面實施省級零基預算改革,研究制定了省級部門預算改革工作實施方案,為部門預算改革構建制度框架,要求所有市縣全面開展財務報告試編工作。目前,我省營改增改革試點開局良好,我省深化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的實施方案也將于近期印發執行。 
    改革力度前所未有,改革決心堅定不移。能否實現全面深化改革新藍圖,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干部。今年,陜西出臺《陜西省黨政干部鼓勵激勵辦法(試行)》、《陜西省黨政干部容錯糾錯辦法(試行)》、《陜西省推進省管黨政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辦法(試行)》三個文件,建立起干部激勵、容錯和能上能下三項機制,營造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干事創業環境。 
    為大膽創新者松綁、為銳意改革者護航、為敢想敢干者撐腰,“三項機制”是陜西全面落實“五個扎實”、實現追趕超越目標的制度保障,通過制度,把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精心培養起來、及時發現出來、合理使用起來,為陜西的黨政干部卸下心理包袱、放心大膽工作打了一針“強心劑”。 
    2.堅持問題導向:追趕超越有抓手有方向 
    時至年中,從世界500強企業陜西煤業化工集團傳來喜訊:集團一系列調結構促轉型的做法不僅成為行業典范,在全國予以推廣,而且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呈現出良好態勢,集團生產經營持續向好優于預期。今年上半年集團實現營業收入965.5億元,同比增長12.4%,同比增盈36億元。 
    在煤炭產能嚴重過剩、煤價斷崖式下滑的逆境中,陜煤化集團卻逆勢而上。這場漂亮的“翻身仗”背后,是該集團發力供給側改革的生動實踐——化解過剩產能總規模達3495萬噸,煤炭庫存達到歷史最低點;煤炭完全成本每噸同比降低33.77元,降幅達20%;共增加、盤活資金300多億元,“去杠桿”有了底氣;伴隨著一大批新技術的突破和轉化,集團的核心競爭力大幅提升。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以問題為導向剝繭抽絲,才能做到“一子落而滿盤活”。今年上半年,陜西把積極穩妥化解產能過剩作為推進“三去一降一補”的首要任務,原煤產量同比下降6.79%。水泥產量同比下降6.5%,粗鋼產量同比下降23.8%。種種信息顯示,煤炭、鋼鐵等重點企業在壓產減負后虧損面收窄。尤其是隨著煤炭減量生產進入全面執行期,我省區域煤炭供給趨緊,煤價持續上揚,榆林、彬黃等礦區出現了久違的排隊拉煤現象。 
    善抓關鍵點,追趕超越就有抓手;敢啃硬骨頭,追趕超越就有方向。陜西以問題為導向,不斷增強決策的系統性和工作的針對性。在今年年初發布的《陜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提出“十三五”我省將堅持“優煤、穩油、擴氣”,打造新能源、電力外送、煤炭深度轉化三個增長點,繼續鞏固能源化工產業支撐作用,推動能源化工產業高端化發展。 
    在這一新理念引領下,我省能源化工高端化項目強力推進——延長靖邊、陜煤蒲城、中煤榆橫、神華榆神4個煤制烯烴項目全面建成,總產能達到310萬噸,今年可充分釋放產能。在煤制油領域,去年集中建成的8個煤制油項目,今年全面進入試產或正常運行狀態。在精細化工領域,科隆能源特種橡膠制品、華捷納米重防腐涂料、神光氟化工300噸七氟環戊烷等一批精細化工項目先后建成投產,為經濟增長增添了發展后勁。 
    改革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今年以來,我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量和增速雙雙回落,穩投資形勢嚴峻。在重大工程項目建設上下功夫,督促重點項目建設成為促進投資回升的重要抓手。我省制定了擴大有效投資考核獎懲辦法,出臺縣域經濟考核辦法,落實省級領導包抓項目責任,省級重點工程完成投資2300億元,實現了時間任務“雙過半”。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較1-5月加快4.8個百分點,爭取國家各類建設資金580.6億元,其中,國家專項建設資金384.5億元,占全國3.9%。 
    一臺看上去像臺燈的儀器,能清晰識別出人體血管的位置和深度,幫助醫護人員輕松解決肥胖患者、嬰幼兒扎針難的問題。這款全球首創可測血管深度的“扎針神器”是我國少有的擁有自主產權并向發達國家出口的高端醫療器械,它出自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中科微光醫療器械技術有限公司。 
    在中科院西安光機所,類似“中科微光”這樣小而專精、小而高新的創新“小巨人”有數十個。這家傳統科研院所在完成國家重大科研任務的同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把為企業產品升級換代提供關鍵技術支撐、引領技術發展方向作為新時期的重要使命,跑出了從實驗室到市場的創新“接力賽”。今年西安光機所這一創新模式在10戶企業和科研機構得以推廣,成為陜西創新領域的一個亮點。 
    隨著一批批影響產業發展關鍵、共性、核心技術的突破,陜西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創新創業活力不斷顯現。目前以大數據、高端芯片、新能源等行業為代表的“新經濟”體系正日漸成型。三星高端芯片、比亞迪新能源汽車、中興微電子無晶圓設計工廠……隨著一批世界級企業項目落戶陜西,“新經濟”已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逐漸成為支撐全省經濟穩增長的重要力量。 
    3.注重綜合平衡: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圍繞追趕超越這一定位,陜西必須保持一定增長速度,同時注意調整關系,注重發展的整體效能。今年上半年,我省注重綜合平衡推動經濟發展,追求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結合點,統籌好各方面利益關系,經濟發展實現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為擺脫能源產業比重過大的格局,我省加速推進非能源產業發展。6月21日,咸陽高新區星火路一處工地上,12臺液壓機組同時啟動,標志著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投資建設的西北地區首條8.6代TFT-LCD生產線項目樁基工程全面開工,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陜西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今年上半年,全省非能源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9%,裝備制造業增長16.6%,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42.7%,高技術產業增長27.4%。數字背后,透露出陜西產業結構正在從工業偏重,從資源依賴中解脫出來。 
    產業結構的優化,還表現在服務業這一曾經的發展“短板”上。今年上半年,陜西第三產業產值增長8.2%,占GDP比重達46.64%。服務業發展的新勢頭,反映出經濟大結構正在逐步優化。 
    2016年5月17日,漢中。第十一次陜南綠色循環發展座談會指出,過去五年,陜南GDP年均增速達到13.1%,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個百分點。如今的陜南,在循環發展的大定位下,產業結構越來越“綠”,產業格局正向著現代化邁進。曾經的區域“短板”,正在形成新的發展后勁。 
    除了“苦練內功”,陜南三市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平臺建設。向北,架起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的橋梁;向東南,融入長江經濟帶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體系;依托“同飲一江清水”的水緣關系,深化津陜合作,共同構建水源南北共治、經濟互利雙贏的區域合作關系。今年上半年,在關中經濟運行平穩,陜北形勢“緩中有憂”的狀況下,陜南地區“穩中有進”,經濟增長9.5%。漢中、安康、商洛三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均保持20%以上,旅游綜合收入分別增長15%、12%和14.8%。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改善,是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今年上半年,省委、省政府堅持穩中求進,多措并舉,繼續堅持拿出新增財力和財政支出的80%用于民生,大幅增加社會保障、教育、醫療衛生、保障性住房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領域的投入。增進人民福祉,共享發展成果。 
    一系列數據說明了問題: 
    ——群眾的錢袋子鼓了起來。今年上半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11元,同比增長8.6%,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6個百分點,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 
    ——以服務業、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擴大就業容量。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增就業人數23.12萬,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4%。萬眾創業出現好兆頭,新登記注冊企業5.12萬戶,同比增長16.07%。 
    ——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體系不斷完善。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居全國第12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政府最高補助額達到200元。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已基本建立。全省107個縣區已提前實現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城鄉參保人數已達到1714.5萬人。 
    ——打出精準扶貧的“組合拳”。開展易地扶貧搬遷、開展教育扶貧、實行農村低保與扶貧兩線合一、全面開展重特大疾病救助、實施社保兜底。從今年起,省財政扶貧資金年均增長不低于20%,2016年內確保130萬人脫貧,2020年全省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 
    4.著力系統策施:下半年在全面進取中重點突破 
    陜西已經站在新的發展起點,離全面小康的目標比任何時候都更近。經過近年的改革創新和轉型發展,我省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動能不斷積蓄,特別是產業門類更加齊全、三大區域互為支撐,具備穩定增長的良好基礎。從上半年的7.2%展望下半年,陜西完全有基礎有條件持續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實現追趕超越目標。 
    科學研判、辯證看待目前陜西的經濟發展態勢,我們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堅定信心,掌握經濟的主動權,又要看到經濟環境“三期疊加”共振,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嚴峻形勢,增強全省上下的危機意識和責任意識。 
    從上半年主要經濟指標表現看,過去支撐我省經濟快速增長的主動力工業和投資都出現了增長乏力、后勁不足的問題。能源工業增加值較一季度回落5.1個百分點,下拉經濟增速0.23個百分點。工業企業效益持續下滑,實現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8%左右。投資需求“青黃不接”,新開工項目支撐不足、大項目減少。5000萬元以上項目投資同比下降19.9%,投資支撐經濟發展力度減弱。 
    在經濟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能源化工、有色冶金、房地產等傳統產業明顯減弱,高端化工、先進制造業等新的支撐動力尚在成長,持續補位尚需時日。已形成的產能中,能源轉化類項目,受市場需求低迷影響產能難以釋放。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文化旅游等新興產業規模尚小,尚未形成支柱性產業。 
    經濟形勢錯綜復雜,結構性矛盾突出,牽一發而動全身。下半年經濟工作如何破題?根據中央部署和陜西實際,全省應著力系統施策,以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突破帶動各項改革整體推進。 
    陜西省發改委相關人士建議,抓重點領域改革,釋放發展活力,打造內陸全面改革新高地。具體來說,就是以更大力度推動“放管服”改革。在實施“三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的基礎上,再整合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實現“五證合一、一照一碼”。持續推進以縣城和重點鎮為核心的中心城市培育工程,努力創造中國城鎮化建設新范例。 
    “頭雁引領”,方能加快轉型升級。6月16日,陜西能源化工產業的“領頭雁”延長石油迎來了激動人心的消息:“煤、油、氣合成工藝綜合集成優化開發及工業應用”在北京通過專家鑒定,這一成果突破了單一煤或天然氣制甲醇的傳統生產理念和工程模式,開辟了煤油氣資源綜合利用新模式,整體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如今,技術創新已經成為陜西工業再發展的必然選擇。省工信廳相關人士建議,應全力促進能源穩定生產,鞏固非能源工業平穩較快增長。落實中國制造2025陜西實施意見,圍繞14個重點產業,加快92個新開工項目建設。落實關于開展新一輪企業技術改造實施意見,發布工業企業優先技術改造目錄,推廣技改工程服務公司模式。 
    “穩投資是穩增長的關鍵。”陜西省統計局副局長張曉光認為,陜西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空間和潛力巨大。我省應抓住國家振興發展川陜革命老區,加快中西部鐵路建設的政策機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此外,還應抓好省級重點項目建設,進一步放寬民間資本進入的行業和領域,再推出一批ppp合作示范項目,有效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在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任保平看來,陜西還應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加快形成內外統籌、合作互動的開放發展新格局。一是實現陜西和中亞國家基礎設施的一體化,著力推進國際物流樞紐建設,打造現代商貿高地。二是推進跨境貿易電子商務一般出口和直購進口,加快跨境電子商務監管平臺建設。三是著力打造產業合作中心,積極尋找與絲路沿線國家產業合作的結合點,實現商貿文化互通、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共享繁榮。四是通過鼓勵企業走出去實現陜西與中亞國家在基礎設施、地勘、能源、農業等領域深度合作。


    摘自:陜煤化集團公司網站